洛神官方版美女直播APP下载-洛神安卓最新版免费观看

首頁 奇幻

刺客紀(jì)魂

第一百七十六章:刺客退出諸王之爭

刺客紀(jì)魂 單儂 3835 2023-03-16 23:58:41

  秦王、晉王之死,前后不超過三年,且兩位藩王皆是壯年,卻先后或被毒殺,或因病而逝,著實是讓世人為之震驚與唏噓。

  馬羽當(dāng)初潛伏在燕王府上時,曾聽過燕王與麾下大臣的密謀,是以對這個消息早有心里準(zhǔn)備,可當(dāng)真正聽聞此消息時,仍是不由得滿臉訝然。

  燕王與皇太孫之斗,牽連對諸位藩王下手?那可都是他的皇族貴親人啊,雖有利益之爭,但畢竟彼此之間還有血脈關(guān)系作為系帶,馬羽還以為燕王恐怕難以下手,可沒想到,燕王此人竟是比馬羽想象中的,還要狠厲得多。

  馬羽不由得在心中,對燕王此人也多了幾分忌憚與戒備。

  從明面上看,秦王之死與燕王似乎沒有半點關(guān)系,畢竟秦王在封地內(nèi)那可謂是作惡多端、橫行霸道,連馬羽聽了都覺得義憤填膺。

  秦王連年在自己的封地內(nèi)向軍民們收受金銀,使得當(dāng)時西安府的軍民們陷入窘境,為湊齊金銀,甚至不惜賣兒鬻女,頗為凄慘;有拿不出金銀的百姓們齊聚到秦王府求饒時,卻被他下令毆打,打死打傷不下百人。

  明皇下令要安頓撫恤土番十八族人民,秦王卻是陽奉陰違,不僅大肆擄掠良家婦女、讓不少人家家破人亡,甚至連幼女都不放過,還將上百名幼男閹割,造成不少孩子早早夭折,惹得天怒人怨。

  這還不夠,秦王甚至還在王府內(nèi)大興土木,奴役軍民在宮中建造亭臺樓閣、花園池塘以供他取樂,時常還以折磨宮人為樂,驕奢淫欲,頗有古時暴君之相。

  這事甚至傳到明皇耳中,被明皇痛批:“不曉人事、蠢如禽獸?!?p>  因此當(dāng)他在封地內(nèi)被三名老婦人下毒殺害之時,軍民無不拍手叫好,認為只是他的惡行讓受其壓迫的百姓們再也忍受不了,奮起反抗而已,就連世人知道他的死訊后還覺得他死有余辜,壓根沒人會聯(lián)想到燕王身上。

  就連知曉內(nèi)情的馬羽,即便再怎么覺得燕王心夠狠,可當(dāng)聽到秦王之死時,心里都覺得頗為痛快,認為秦王之死真是讓人解氣。

  反倒是晉王之死,朝堂上下都對燕王頗有些猜疑,覺得有可能是燕王的手筆。

  畢竟晉王與燕王之間不合一事,可謂是人盡皆知,。

  早在太子尚在人世之時,晉王便時常會在太子面前告發(fā)燕王的過錯,通過太子傳給明皇,而在太子去世后,晉王愈發(fā)明目張膽,不僅總是當(dāng)著明皇的面言語冒犯燕王,更是派手下潛伏在燕王府周邊監(jiān)視燕王的一舉一動,試圖搜集燕王各種大小過錯,在明皇面前大肆抨擊。

  燕王亦是如此,他們互相之間的攻伐已持續(xù)了數(shù)年之久。

  晉王正值壯年,突然毫無征兆地病逝,很難不讓人把晉王之死聯(lián)想到燕王的頭上,只不過在晉王死后,燕王可以說是一家獨大,在余下幾位藩王之中無論是按法理還是按勢力,都足稱最強,因此朝堂上下雖有猜疑卻也不敢亂嚼舌根,免得燕王報復(fù)。

  甚至就連明皇,都曾在晉王逝去后,給燕王一道敕諭,上書:“朕諸子獨汝才智,秦、晉已薨,系汝為長,攘外安內(nèi),非汝其誰……爾其統(tǒng)率諸王,相機度勢,防邊戍民,以答天心,以副朕意。”

  意思是說,朕的諸位兒子里,就數(shù)你燕王最有聰明才智,如今秦王、晉王已經(jīng)去世,你便是諸位兒子之中最年長者,安定內(nèi)部、排除外患,除了你就沒人能夠做到。你應(yīng)當(dāng)帶領(lǐng)其他諸位藩王,仔細研究并估計時勢的特點和變化,好好防衛(wèi)邊疆、安撫百姓,這樣才是報答天意,符合朕的意圖。

  毋庸置疑的是,從這道敕諭中就能看出,明皇頗為信賴燕王,已經(jīng)把他看做是維護大明王朝的一個重要支柱,對燕王可以說是寄予了很大的厚望。

  可當(dāng)馬羽得知明皇的這道敕諭之時,卻是暗地里直搖頭,明皇雖將燕王看做是維護大明王朝的支柱,可顯然沒把燕王當(dāng)做是自己的繼承人來看待。

  馬羽可以想象得到,燕王看到這道敕諭時,臉上的表情會是多么的嗤之以鼻,甚至是不屑一顧,心里會有多么的不服氣,我燕王憑什么要勤勤懇懇戍衛(wèi)邊疆?我想要的,從始至終,都是大明的王位!又豈會只滿足于區(qū)區(qū)一個“支柱”?

  如今的燕王在諸位藩王之中可謂是一家獨大,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即便朝堂上下多的是有識之士,猜測秦王、晉王之死與燕王脫不開關(guān)系,卻沒一個人敢隨意胡說,畢竟有時候知道的太多也不好,這種事情,還是讓他爛在肚子里為妙。

  在馬羽看來,燕王如今在法理上已經(jīng)是名正言順,即便是登基,也不會有什么異樣的聲音,且他早已經(jīng)有了奪權(quán)的實力,如今遲遲未曾動手,恐怕只是在等一個合適的時機。

  而這個時機,很快便來了。

  在晉王因病去世后還不到三四個月,曾率領(lǐng)天下義軍推翻殘暴的元邦王朝,蕩平南蠻、統(tǒng)一中原、一手建立起大明王朝、受到萬千百姓敬仰與喜愛的明皇,于應(yīng)天皇宮溘然長逝。

  這一天,舉國悲痛,百姓們陷入深深的哀痛之中難以自拔,就連馬羽也覺得心頭發(fā)堵,悶悶不歡。

  說起來,馬羽和明皇也算是神交久矣,雙方雖然從未見過一面,但彼此之間在推翻元邦王朝這條戰(zhàn)線上,也算是通力合作,配合默契。

  明皇在明,抵御元邦大軍、攻城略地;馬羽在暗,破壞元邦謀劃、刺殺元邦將領(lǐng),以不同的方式實現(xiàn)了同一個目的。將統(tǒng)治中原一百多年的元邦王朝驅(qū)逐出中原。在這場轟轟烈烈的北伐之戰(zhàn)中,雙方可以說是各占一半功勞,都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彼此可以算得上是戰(zhàn)友。

  如今明皇故去,馬羽心里頗有種痛失故友的傷感,與對大明王朝將來是何走向的不確定感交織在一起,讓他的內(nèi)心頗為惆悵,臉上縱使愁眉不展,心情低落。

  而在明皇駕崩后的沒幾天,皇太孫便按照明皇的遺詔,在朝堂上下諸位先帝舊臣的輔助下登基為帝,宣布大赦天下、并將登基的次年定為二帝元年。

  早在皇太孫還未繼位之前,他就時常擔(dān)憂諸位藩王擁兵自重、多行不法之事,經(jīng)??紤]著該如何削弱諸位藩王的實力。

  明皇尚且在世時,也曾問過皇太孫:“朕將守衛(wèi)邊疆的大任托付給諸位藩王,應(yīng)該可以保邊境不生亂事,留給你安定。”皇太孫卻問:“邊疆不安定的時候,可以讓諸位藩王去防御,可若是諸位藩王不安定,又該讓誰去抵御呢?”

  明皇當(dāng)時默然半晌,反過來問皇太孫的意見,他認為應(yīng)該“用德行去寬懷他們,用法理去制約他們,若是行不通就削減他們的封地,還行不通就將封地變置給其他人,甚至可以發(fā)兵去攻打他們”明皇思前想后,也覺得他的看法確實不可替代。

  因此當(dāng)皇太孫登基為帝后,還沒等終于等來契機的燕王動手,皇太孫反倒是先一步開始著手推行削藩,燕王最為實力最為強盛的藩王,自然就成了皇太孫的眼中釘。

  皇太孫登基為帝僅僅過去兩個月,皇太孫就對明皇的第五子、燕王的弟弟周王下手,收集周王曾犯過的不少違法之事,數(shù)罪并罰,直接被皇太孫給廢為庶人,流放到南蠻去了,與此同時,皇太孫還下令讓手下大臣暗中監(jiān)察燕王府中諸事。

  周王和燕王乃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感情要好,是燕王的鐵桿支持者,皇太孫這一下削藩周王,無異于是在剪斷燕王的左膀右臂,打得燕王一個措手不及。

  而又在此之后的短短不到一年時間內(nèi),皇太孫接連出手,以同樣的方式,將湘王、齊王、代王、岷王削為庶人,各自流放到邊疆,甚至將湘王逼得自焚而亡,下場頗為凄慘。

  至此,明皇在位時所分封的十?dāng)?shù)位藩王,竟有大半或身死,或被流放邊疆,余下各藩王個個人心惶惶,不知道那把刀什么時候會落到自己的頭上。

  當(dāng)馬羽獲知這些消息時,也不禁頗為震驚,感慨于皇太孫削藩的魄力與決心,然而他的心中亦不免有些擔(dān)憂,皇太孫此舉頗為酷烈,沒有給那些個藩王留下一絲一毫的余地,無疑是把燕王架在火上燒,恐怕燕王就算心中沒有奪權(quán)的想法,也都要被皇太孫種種舉動給逼出奪權(quán)之心來了。

  而那些原本并不支持燕王的藩王們,也不知道會有多少人因為皇太孫此舉,為求自保,而選擇支持皇太孫的。

  在皇太孫削藩的過程中,燕王也沒有坐以待斃,他自知以如今自己的實力,皇太孫定然不會放過自己,因此在表面上,他藏起全部鋒芒,對外謊稱身患重病,閉門不出,實則暗中挑選勇士充實自己的護衛(wèi)軍,并抓緊時間練軍,同時利用燕王府崇深之便,趕制軍器。

  終于,在岷王被流放之后的不出兩月時間,同年八月,燕王做好了一切準(zhǔn)備,當(dāng)即諭令將士,同時上書朝廷,聲稱根據(jù)《祖訓(xùn)》“朝中已經(jīng)沒有正直的大臣,天子身邊都是奸逆,必須要舉兵討伐,清除天子身邊的奸臣?!?p>  打著“清君側(cè)”的旗號,向朝廷宣戰(zhàn),正式打響大明宮斗之戰(zhàn)。

  燕王所打的旗號是清除皇太孫身邊的奸臣,聲稱皇太孫削藩之事,都是受奸臣的挑撥,矛頭并未直接對準(zhǔn)皇太孫,因此本是大逆不道的謀反之事,可從表面上卻挑不出什么毛病來。

  于是乎,這一戰(zhàn),便足足打了四年之久。

  戰(zhàn)事起初,燕王在兵力上并不占優(yōu)勢,除了封地大都之外,也再也沒有在他控制之下的領(lǐng)土,而皇太孫手底下的兵力卻足有燕王的三倍之多,又接連廢除了有可能幫助燕王的藩王,還有著舉國的領(lǐng)土與經(jīng)濟后備,怎么看燕王都是兵敗的下場。

  然而這時候,燕王的前期布置,便逐漸顯露出成效來。

  燕王因為駐守大都,北抗元邦大軍的緣故,手底下的士兵個個都身經(jīng)百戰(zhàn),戰(zhàn)力驚人,燕王本身又是個才智出人的將領(lǐng),遠非軟弱的皇太孫可比;再加上燕王在明皇尚且在世時,就接連暗中殺害了包括甘瑞、艾杰夫等有戰(zhàn)爭經(jīng)驗的大將,使得皇太孫手下幾乎無人可用。

  隨著戰(zhàn)爭時間的延長,皇太孫指揮不當(dāng)、士兵孱弱毫無戰(zhàn)爭、內(nèi)部管理松懈的缺點開始顯現(xiàn),并且嚴(yán)重影響到彼此間戰(zhàn)局,最終開始節(jié)節(jié)敗退。

  二帝四年,燕王率領(lǐng)麾下大軍攻至應(yīng)天府宮城城門之下,曾在皇太孫削藩之時,被軟禁于宮城的谷王伙同其余大臣,一同開啟城門投降于燕王,京城就此被攻破,燕王率領(lǐng)大軍殺入宮城。

  宮城之內(nèi)燃起大火,皇太孫不見所蹤,唯見大火中的幾具被燒焦的尸首,其中有沒有皇太孫的尸首,已不為人知,而忠于皇太孫、譬如關(guān)先生等諸多大臣,皆被燕王下令處死。

  燕王就此鏟平一切阻礙,登基為帝,廢除二帝年號,宣布次年為永樂元年,同時改“大都”為“北平”,正式遷都于北平。

  馬羽合上最后一張書涵,閉目消化著書涵上的文字,半晌方才喃喃言道:

  “一切,才剛剛開始……向世人證明,你是個賢明之君!”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