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jīng),有很長時間,顧陳年都很羨慕自己的小弟弟顧陳沫。
那個家伙是個淘氣包,整天沒心沒肺的,只知道玩。
小的時候,他摔泥巴,打紙寶,爬草垛,抓小狗,鬧小貓,似乎永遠都無憂無慮的,沒什么煩惱。
長大了一些后,更是喜歡家前屋后到處呼朋喚友,整天都要招呼一幫小伙伴一起,各種玩耍嬉鬧。
無論是在家里,還是在學校,他的人緣,都是姐弟幾個里面最好的那個。
與此同時,他的學習成績,也是兄弟姐妹中最不好的,生活中,也是最隨意和不講究的。因此,他挨父親的批評,挨母親的數(shù)落也是最多。
但阿沫從來都是左耳聽,右耳扔,并不是很在乎。
顧陳年覺得,雖然阿沫年齡最小,卻是最為灑脫的一個。
原本因為年紀小,所以很多事情他不懂,也不記得,所以很快樂。后來,他也慢慢大了,卻因為自己沒心沒肺的大條性格,所以,還是他最快活。
顧陳沫有一次,很是一本正經(jīng)地跟長姐顧陳年說過一些心里話。
他說,他用眼睛看著,用腦袋想著,怎么都覺得,如果要做個像長姐那樣學習上勤奮努力,永遠保持成績優(yōu)異,讓父親一直很滿意的模范生,那可真是太辛苦,太枯燥乏味了。
更別提說,家里的很多事情,爸媽都還要要求孩子們一起做。
而二姐呢,性格又太柔和了,很多時候,甚至都有些懦弱。阿沫說,他覺得二姐應該膽子大一點,無論在家里,還是在外面,都不要一直那么謹小慎微的。
一直不敢說話,不敢為自己爭取什么,永遠都要排在最后,有時候爸媽也看不到,多壓抑,一定很不快樂。
哥哥雖然在學習上腦子靈活,成績很好,脾氣也很好,但太過沉默寡言了,嘴巴總是緊緊地閉著不聲不響的。
阿沫的原話是:“他只活在他自己的世界里,看書、聽廣播、下棋,也不怎么和別人玩。我都沒看見他有什么好朋友,好像只有過一兩個人來家里找他的?!?p> 小阿沫說,自己很懶,而哥哥和自己比起來,甚至還要更懶一些。哥哥又隨了媽媽,皮膚那么白,是家里兄弟姐妹中最白的一個了。希望他長大以后,千萬不要變成小白臉才好。
顧陳年聽到最后,都無語了。
剛開始的時候,她還覺得,這小家伙,一本正經(jīng)地說話的模樣,還挺像那么回事的。而且,從他的話里,能看出來他真的有觀察過,以及思考。話里話外,還頗有有幾分道理的。
誰知道,他越說到后面,就越有點離譜了,說到最后,簡直就是信口扯開了。
“什么小白臉,你知道什么是小白臉么?別胡扯!你以后說話之前,最好還是過過腦子吧,別仗著自己最小,就信口開河?!鳖欔惸晏嵝杨欔惸?,“還有,你說你哥的那些話,以后可千萬不要再說了。不然,就算他脾氣再好,可能也是會揍你的?!?p> “嘿嘿,大姐,我知道了。這些話,我肯定不會在哥面前說的,他如果惱了,別說他自己,就是媽都會幫他揍我的,媽平時最偏心他了。不過,如果只是哥和我打架的話,誰輸誰贏還不好說呢。以前我小,結果不確定,可現(xiàn)在,我長大了,也長高了,哥對上我,還不定誰占上峰呢,哈哈……”
真是有夠囂張和得意的。
顧陳年也笑,搖搖頭,她為小陳沫的無知而暗暗嘆息。
小陳沫啊小陳沫,就算你長大一些了,可又能比得過這個家里的哪個大呢?誰想收拾你,都夠資格,至少目前,還都是妥妥的。
哪怕,是你口中覺得最懦弱的二姐顧陳月。
不信,你可以試試看嘍。如果你真敢耍本事的話,總是要為自己的年輕付出慘痛代價的。
顧陳年不說破,也不想告訴小弟弟真相。很多事情,都是可以用時間和事實來檢驗的,無需用嘴巴多說。
小阿沫,總有一天,也總有機會,會明白的。如果只有四肢發(fā)達,而頭腦簡單的話,真遇到了什么事情,結果會很慘的。
現(xiàn)在,姑且讓他盡情地蹦跶吧。有時候,無知,也的確可以更快活。
難得他最小,上面有姐姐們和哥哥頂著,家里負擔越來越重以后,父母整天忙著干活賺錢,也顧不上他了。既然他有機會,就盡可能自由自在地成長吧。
被放養(yǎng),或許,也不錯。
畢竟,一個又一個,都活得克制,活得內斂,活得壓抑,活得孤單,活得乖巧,活得聽話,活得孝順,也似乎挺沒意思的。
失去了天性,抑制了人性,沒有了個性,縱然不會犯什么大錯,闖什么大禍,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總是按部就班循規(guī)蹈矩地活著,跳不出被劃定好的那個巴掌大的圓圈,這樣的生活,無論活多久,其實,也挺讓人厭倦和無聊的。
一直要孜孜不倦,一直要勤勤懇懇,一直要懂事孝順,不能這樣,不能那樣,這樣不對,那樣不好,要注意這個,要注意那個,最后,每一個人都千篇一律的,同一個面孔和狀態(tài),真的,挺可怕的。
父母的教育,就一定都是對的嗎?不一定吧。父母說的話,就是金科玉律嗎?也不一定吧。所有人,無論是誰,都不是絕對的正確,不是嗎?
顧陳年隨著自己的年齡越大,讀得書越多,思考的越深,越發(fā)覺得,這個世界上,其實沒有絕對的權威,沒有絕對的正確,只有相對的可取罷了。
父母,不一定是永遠正確的,其他任何人,都一樣。當然,自己也是。
父母的教育如果很‘成功’,也許兒女們,最多不過是和他們差不多,或者,只是比他們走的更遠一些,飛得更高一些罷了。
很難有什么質的突破。
循著前人的腳印,不過是把別人曾經(jīng)走過的路,重復再走過。
特別是當這個前人,只是自己的父母,而且還都只是生活在鄉(xiāng)下,生活的圈子很有限。
他們所受的教育有限,閱歷和眼界有限,人生的經(jīng)驗其實也有局限,很多的時候,全盤接受,或者照搬照抄照做,反而可能更不好。
都說,聽經(jīng)歷過風霜的人講他們的故事和經(jīng)驗,可以避免同樣去經(jīng)歷風霜,可沒人會告訴,怎么對和風霜對抗。
所以,到底怎樣才是對的呢。
顧陳年有思考過,但她也沒有為自己找到明確的答案。
顧陳年曾經(jīng)將父親所說的很多話,都深深地記在心里腦里,甚至刻在了骨頭里,然后她執(zhí)行的非常極致和徹底。當然,她也因此,一直有一些小小的收獲。
后來,她慢慢長大了以后,開始反思從前的很多問題。然后,她發(fā)現(xiàn),自己似乎已經(jīng)相當固化和刻板了。她痛苦,她難過,但她自己似乎都無力對抗身上日積月累的習慣。
畢竟,很多東西,很多認知和行為,甚至很多局限和偏頗,已經(jīng)或主動或被動地滲透到了骨髓里。已經(jīng)根深蒂固,很難剔除了。
抽血洗髓,顛覆所有過往,然后重建自我,顧陳年也曾試過,但真的太難了,脫胎換骨的希望,真的挺渺茫的。更何況,還要一直被現(xiàn)實裹挾和糾纏著。
所以,顧陳年覺得,小弟弟顧陳沫還有自由成長的希望和可能的話,應該算是幸運的。所以,她愿意多維護一點,幫忙成全。
在父親也同樣反反復復碎碎念阿沫的時候,顧陳年會努力試著用不同的角度和觀點,幫忙據(jù)理力爭。
當然,很多時候,父親并不認同。
畢竟,他幾十年來,一直推崇誠實守信,安安穩(wěn)穩(wěn),穩(wěn)扎穩(wěn)打,小心翼翼,居安思危,不要冒尖,不要冒險,任勞任怨,勤勤懇懇,本本分分,兢兢業(yè)業(yè),勤儉節(jié)約,積少成多,善良厚道,孝順感恩……
再后來,全家分隔幾地生活后,顧父連最喜歡的餐桌教育啐啐念,也沒機會再天天發(fā)揮了,只有寒暑假忍耐一下就好。
于是,阿沫就更是過得那叫一個快活。甚至,都多少也快有點放飛自我了。
顧陳年羨慕顧陳沫的灑脫,雖然顧父對他很失望,很多次說他是‘三分鐘的記性’‘成不了什么大事的’,說他是‘屢教不改’‘冥頑不靈’。
可什么是大事?有幾個人能成大事呢?更何況,顧家這樣的家庭?
一家六口人,甚至連吃飯、穿衣、交學費,都還捉襟見肘呢?;ǖ袅思依镒詈蟮娜康腻X,還欠了外債才建成的幾間磚瓦房,因為年久失修,無人維護,都開始殘破。
所以,高屋建瓴的東西,看在哪里,看在什么時候,至少,在顧家,在當下,不一定適宜的。
先把當下活得輕松一些吧,前面的幾個孩子,很多年,都沒有做到。
阿沫在一定程度上,就做到了顧陳年心有余,而勇氣不足,所以,一直都沒有達成的。
很多東西,顧陳沫都舉重若輕,也因此,活得很輕松。顧陳年想保護他的那份輕松,希望他能一直那么輕松地生活。哪怕,只是心理上的,對于顧家的孩子來說,也挺難得的。
何必非要都活得那么悲苦,活得那么沉重呢?
每個人都被各種規(guī)矩,各種說教,各種道德,各種標準,各種要求,捆上了一層又一層的厚厚的枷鎖。然后,猶嫌不足,再被鎖緊了了狹窄的牢籠中。
阿沫屢教不改又如何?至少他勇敢,他能承擔!
阿沫冥頑不靈又如何,至少他有自己的堅持,也夠膽!
阿沫忘性大又如何?忘性大,也挺好的。
很多東西,也許,都不要牢記,都記不清、記不得,甚至統(tǒng)統(tǒng)都忘掉,才更好呢。
顧陳年就不喜歡自己的記性太好。她因為記性好,所以,很多事情上,很省力。也因為記性好,很多事情和感受,她怎么都忘不掉。
自我催眠,自我暗示,效果都很不好!
有時候,她都恨不得自己能失憶了才好。
如果記憶可以一遍遍刷新,如果記憶可以一遍遍抹去,如果可以清零重新來過,那該有多好呢!
特別是,當顧陳年知道,很多東西自己還沒有完全看懂,也看不透,心胸還不夠寬廣和開闊,很多未來,很多過往,她還沒辦法面對,也不知道該怎么去處理和解決的時候。
顧陳年覺得,或許是自己修為不夠,也或許是她真的不夠聰明,她努力過了,也還一直在努力著,她學著釋懷和放下,學著看淡一切,學著不在意。
但是,她就是忘不掉,忘得不夠好。
顧父在家里餐桌上十幾年如一日的那些說教,顧陳年統(tǒng)統(tǒng)都牢記于心,身體力行了。
顧父說,他和顧陳年的母親,夫妻倆那么多年風里來雨里去,含辛茹苦,為了孩子們的生活、學習和成長,付出了自己所能付出的全部。
顧父說,他們像老黃牛一樣勤勤懇懇,不僅忙著地里的收成,還要各種想盡辦法賺錢,為了孩子們上學,為了家庭的發(fā)展。
顧父說,很多別的家庭的父母,那些不負責任的,只管自己吃喝舒服,不管孩子們的生活如何,學習如何,目光短淺,但他和顧母不是的。
顧父說,你們幾個孩子都要時刻記住,見人先露三分笑臉,見人先主動打招呼,是禮貌,是基本教養(yǎng)。他說,鄉(xiāng)下有句話,叫做伸手不打笑臉人。何況,豬大值錢,馬大值錢,牛大值錢,只有人大不值錢。自己實力不怎么樣,架子卻很大,戴副眼鏡,回到家鄉(xiāng),卻裝作誰都不認識,那樣的人,不懂事,不懂道理,會被人在背后罵的。
顧父說,他和顧母這么多年的汗珠子都能用缸來承載了,每一分錢,都是血淚,到處務工,受盡別人的白眼和嫌棄。城里人看他們的眼神,都充滿了不屑。他們滿肚子的心酸,只能自己往下咽。
顧父說,以前顧陳年他們還小的時候,他白天去工地干活賺錢,晚上回來還要騎著車馱一箱洗衣服和火彩,到更遠的老遠鄉(xiāng)去賣,就想著,哪怕多賺一分也是好的。有一天晚上,天很黑了,還碰到過兩個混混,攔路搶劫,他都給人家下跪了。窮人不易,討生活太難,日子太艱辛了。
顧父說,他們哪怕再節(jié)衣縮食,他們哪怕再勒緊褲腰帶,也一定要供幾個孩子讀出來書,出人頭地。不要再重復祖祖輩輩面朝黃土背朝天,到處掙扎、賺點辛苦錢的命運。就這么當牛做馬,賺到的錢,還少的可憐。
顧父說,陳年你是家里的第一個孩子,是最大的,是長姐,你要為妹妹弟弟們做出好榜樣。你做好了,他們跟著你后面,哪怕模仿,也能都是好的。
顧父說,陳年你最大,將來你畢業(yè)了,能賺錢了,我和你媽也就能輕快一點了。到時候,你先讀完書,然后和我們一起,再供你下面的妹妹弟弟們上學。就這樣,一個接一個,陸陸續(xù)續(xù)都畢業(yè)后,家里的日子就會越來越好的。一家人,就是一個整體,互幫互助,齊心協(xié)力。日子,總會越來越好的。
顧父說,陳年,你不是男孩,勝似男孩。都說長兄如父,長姐如母。你能扛事,很多事情,要多擔一些。你妹妹柔弱,你大弟弟陳彥又不說不講,跟個悶葫蘆似的,而陳沫還小,還不太懂事。所以,家里的很多事,你得多承擔一些。
顧父說,將來,你們幾個孩子,一個個都讀出來書了,都捧上鐵飯碗了,我和你媽也就算熬出來了。到時候,我們就什么都不干啦,等著你們一個個,每個月都給我們一些的錢,比如每個人給五百或者一千的,然后,我們就光等著享福了。
顧父笑著說,如果你們幾個孩子不孝順我和你媽,不贍養(yǎng)我們,我就跑到你們的單位去找你們的領導。如果你們不知道銘記父母的恩情,變成了白眼狼,我就到你們的家里去,抓一把灰放到你們的鍋里。不給老的飯吃,讓你們也吃不成。
顧父說,顧父說,是的,顧父說了很多很多。
從吃飯穿衣,說到站立坐行,從用功學習,說到與人交往,從家長理短,說到人情事故,從古說到今,從中說到外,從大事說到小情,從井底之蛙,說到天空雄鷹,從孔融讓梨,說到王二掏糞,從孟母三遷,說到懺悔的罪犯……
從顧陳年姐弟幾個幼時,說到他們一個一個快要成年,從以前在家的每一天每一頓飯,說到后來外出務工后的寒暑假見面,從當面說到信里寫,但凡有機會,但凡有可能,顧父都會不遺余力,不失時機地說。
說了無數(shù)次,說了很多年。
大概,他太想他的孩子們明白,人生的艱難萬險了,太希望他的孩子們可以,一個一個都學有所成了,他太想他的孩子們都有志向、明事理、有教養(yǎng),知感恩了,太想他的孩子們可以通過讀書,一輩子豐衣足食,光鮮體面,過上等人生了。
所以,他那么迫切,那么渴望,那么不厭其煩,那么用力,那么聲淚俱下,那么無法接受順其自然。
……
顧父太多的思想和行為,已經(jīng)深深地根植于顧陳年的大腦了。如同烙印,刻在了她的每一寸骨血里。顧父還時刻監(jiān)督和提醒長女顧陳年,該肯定的肯定,該批評的批評。
即使后來,他們出去城市打工了,他還經(jīng)常以寫信的形式,對長女加以要求和勉勵。
因為,幾個孩子中,長女年齡最大,也最為懂事,最為聽話和孝順。其他幾個,多少都不能完全深刻地理解他、體諒他的心情,并嚴格按照他的要求去執(zhí)行??赡?,還是有年齡小一點的原因,也可能,有性格都比較沉默的緣故吧。
畢竟,只有長女顧陳年最堅強,最獨立,也最能扛事情。
顧父以為的,其實,只是真的都是顧父以為。
顧陳年自己知道,她其實根本不夠勇敢,也不夠堅強。她有很多不足,她會擔憂緊張,她也焦慮惶恐。甚至,獨自一個人的時候,她時常都悲傷和茫然。
高中的時候,有一次,顧陳年的班主任老冼發(fā)現(xiàn)她的狀態(tài)堪憂,曾經(jīng)一度找她約談。
冼大班說:“顧陳年,你為什么總是心事重重的呢?你是因為自己的學習,還是因為家庭,或者還是因為其他的什么東西,所以,你好像總是有很大的壓力,背著沉重的包袱?”
“顧陳年,你觀察過蝸牛嗎?你看,蝸牛背著很重的殼,它是行走的很慢很慢的。你思想上的包袱太重,心里的壓力太大的話,你的狀態(tài)就一直沒辦法穩(wěn)定下來的,然后,成績也是,起起伏伏,像正弦余弦曲線那樣。如果高考的時候,你在峰值就還好,但如果很不巧,你剛好那個時候狀態(tài)和分數(shù)在谷底,你是不是非常吃虧,非??上??你要怎么辦?”
“顧陳年,拋開那些沒用的東西,丟掉所有沒必要的包袱和枷鎖,輕裝上陣吧。什么都別想,你會活得輕松很多。學習上,你也會更高效,收獲更多更大的。不要自困,你本身各方面都還挺好的,別讓自己遺憾?!?p> ……
顧陳年羞愧,也難為情。她的臉紅通通的,心里著實溫暖和感恩。
彼時,顧父正逼著她再跟老師提提看,能不能再申請一下那個學期三百塊的困難補助。顧陳年很為難,不知道該如何厚著臉皮向老師開口呢。
哪怕顧陳年也反復跟顧父解釋過,她說,她已經(jīng)申請過一次,所以,不能再申請了。因為,學校里有很多來自鄉(xiāng)下的同學,人家的家庭,有很多也都挺困難的。貧困生補助,不可能只照顧她一個人的,是要普及到更多同學的。
但顧父還是堅持,非常堅持。
他讓顧陳年再找找老師問問看,再去開口試試,好好說明一下家庭的情況,說一下有幾個兄弟姐妹都讀書的艱難。
顧父的說法是,你不試怎么知道結果?萬一有可能呢?你去問一問。不要為了面子,就不好意思張口。就算到最后,實在不行,申請不到,也沒損失不是?
顧父甚至有點生氣地質問長女:“就是開個口說句話,問一下的事兒,有那么難嗎?”
顧陳年在老師的面前,本來就覺得自己的什么底都被扒光了,被看得清清楚楚的,她覺得,自己真是完全都沒有什么尊嚴和體面可言。
冼班很耐心地跟顧陳年解釋了,為什么不能再給她提報貧困補助的原因。正如顧陳年自己所判斷的那樣,學校的目的,是希望盡可能讓更多家庭貧困的學生都受益。
顧陳年理解,也完全接受,她知道,是自己讓老師為難了。
老師不僅沒有不耐煩,反而還幫她做思想壓力方面的解壓,顧陳年心中充滿了感恩。
她知道老師說的是對的,可很多東西,十多年,已經(jīng)深深地印在了她身體的每一個細胞里了。她的大腦里、胸腔里、血液里、骨頭里,多年以來,都是滿滿的,沉沉的,像灌了鉛。
有時候,她自己都覺得自己快要瘋了,被逼瘋了。
她甚至都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在逼自己。
真想拋開所有的一切,真想什么都忘掉,真想離開這里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去一個什么人都不認識自己的環(huán)境里??!顧陳年常常幻想。
顧陳年知道,這個世界上,父親無疑是愛她的,且是最愛她的人。
她知道父親的期待,父親的心愿,她懂父親的關切,父親的為難,父親的艱辛,父親的不易。她接受并積極配合父親的安排,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讓他心愿達成,收獲滿足和安慰。
顧陳年想回報父親,還有母親的付出,對得起他們的血汗和淚水。
所以,縱然,她對父親的餐桌教育也覺疲倦,對父親的強人所難也感厭煩,但她選擇忍耐。父親的耳提面命,心之所想,她都盡力去遵照執(zhí)行,哪怕她很多時候,也真的有所不能。
好累。
為什么知道一切都是因為愛,還會覺得很累?
為什么明明是因為深切的愛,卻也會覺得受傷害?
活著,真挺累的。
顧陳年常常會不自覺地嘆氣。
為什么自己一定要努力學習呢?為什么自己一定要給妹妹弟弟們做個好榜樣,帶動他們一起前行?為什么一定要牢記父母的恩情?為什么一定要考慮家庭整體,顧全大局?為什么自己一定要不是男孩勝似男孩?為什么一定要扛起來很多事情?哪怕,好多東西自己根本不擅長,扛不了,也扛不動?
顧陳年時常覺得煩躁,覺得憋悶,想要吶喊。于是,只要得空,她便常常一個人找個地方獨處一會兒,去放空,去慢慢消解掉身上隱隱的戾氣。
然后,繼續(xù)把種種煩躁強壓在內心的最深處,回到人群中。
表面上,還要繼續(xù)維持自己的面帶微笑,波瀾不驚。
微笑示人,笑對人生,苦難,是留給自己的,自己清楚就好。沒必要展示在外,因為,誰也不會真的在乎和關心別人的疾苦悲酸。
示弱,要看對面的人是誰。
這個世上,真的會有人對另一個人的艱難感同身受嗎?顧陳年從來都沒有那么天真。
顧陳年記得,父親曾經(jīng)說過,生而為人,特別是農(nóng)民,本來就是活在這個社會的最底層,活得最艱辛的。所以,要堅強,要活得有韌勁兒,像蒲草那樣。
草的生命力是頑強的,蒲草韌如絲,春風吹又生嘛。
草根的命運,可能就是如此嘍。
出身改變不了,但生活是靠自己創(chuàng)造的。只要你夠勤奮,只要你夠努力,就有希望。懶惰的人,會吃更多的苦。懶惰人的苦,還在后頭呢。
日子就是要先苦后甜的。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敢拼,才能贏。
要一直堅持,要足夠忍耐。
但若可以的話,顧陳沫就別再重復姐姐們和哥哥的足跡了吧。他還有希望,用另外一種不一樣的方式去踐行。
希望,他可以稍微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