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
“巴半!”
“嗚!奴、奴才給側(cè)福晉請安!”
“手里頭拿什么呢?”
小巴半被一問緊張一護,抖著把書盒抱得緊緊,若曦疑了,上前要拿,可七歲的小巴半不懂事,只曉得給主子護糖,死命抱著就是不放,紅香一旁看不下去,抓住巴半與他搶,沒想到小巴半硬不就范,護著護著護到地上去了,小巴半整個人把書盒團團裹住,連雙腿都夾緊得一點縫都沒有。
真相還是大白,若曦氣得把昭昭毒打一頓,痛得他哀哀叫。
“都怪奴才沒有把糖護好!”
“算了,不怪你?!闭颜雅吭诖采?,巴半在給他揉屁股,昭昭微撐起身子,往門口張望幾眼再與巴半道:“你去把架上的彌勒佛拿來?!?p> 巴半找了會兒,拿到了:“是這個嗎?”
“嘻嘻嘻!就是!快!把他倒過來?!?p> 這尊彌勒佛木雕下方被挖了個空,把塞子拔出來后,彌勒佛的大肚子里頭都是糖!
“糖呀?。 ?p> “我跟你說呀,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頭??!唉,可惜了,哥哥那兒是我的大本營,這兒只是一小部分?!?p> 昭昭把糖全倒出來,認真數(shù)著,心里真是那個悲、那個不舍!
“這些給你?!?p> “主子只剩這些糖了!主子自個兒留著吃吧!”
“糖吃完了再去討就是,沒事兒!”
“那謝主子!”
昭昭抱著彌勒佛坐起,巴半給昭昭墊上軟墊,也開心坐上床去,兩人吃糖,昭昭問他:“你說你是四川人?”
“奴才是貴州人,就在四川下頭?!?p> “喔,我記錯了。那貴州是個什么樣?”
“貴州沒什么樣,貴州窮,連作物都種不出來,不像四川和云南,大米、小米、白米、玉米,滿地都是米?!?p> “四川這么有錢?”
“四川不有錢,山西才有錢,四川是米多,吃飽飽?!?p> “這樣不對呀……”
“主子覺得哪里不對了?主子怎地對四川好有興趣?”
昭昭沒理會巴半,提了褲子就跑,弘歷正在收拾書,受弟弟牽連,若曦罰他親自動手把書一本一本拿出來擺好,書盒子都給丟掉,誰都不許幫忙。
“歷哥哥,快講給我聽!快點兒快點兒!”
弘歷是個好脾氣的,受連累一句抱怨也沒有:“全部嗎?好多耶!”
“不管!趕緊講!上面兒都寫些什么了?”
弘歷抓頭,給昭昭講了一整晚的《川藏地志》,連胤禛來檢查弘歷功課時都好奇,瞧瞧日頭,難不成今兒個太陽打西邊出來?昭昭什么時候愿意念書了,念的還是地理書。
兩日后,換胤禛把弘歷與昭昭毒打一頓,這兩個好兒子竟然不與他阿瑪商量就跑去告御狀,弘歷還曉得寫奏陳,有模有樣地寫了個折子,把昭昭東一句西一句的給條列整理好,甚至潤飾了文字,洋洋灑灑寫了一整篇,康熙猛一看還問上折子的是哪科進士,先不說內(nèi)容,文筆不錯。
“回皇爺爺?shù)脑?,是孫兒寫的?!?p> “喔?弘歷寫的?!好哇??!朕的皇孫真有出息,下筆成文,文情并茂!”
“皇爺爺,那折子里的事呢?折子里的事是弟弟與孫兒說的,孫兒與他查證過,就寫了折子來請皇爺爺御覽?!?p> “弘歷啊,你曉得你們兄弟二人告的是朝廷一品大員、一方封疆大吏嗎?”
“曉得!皇爺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即便是朝廷的一品大員、一方諸侯,也是您的奴才,奴才作惡,孫兒為您誅之!”
“這折子里頭的事兒,可同你們阿瑪講過?”
“沒有。孫兒原先想講,可弟弟說,阿瑪常維護族人,四川總督隸屬鑲黃旗,必是某位叔伯的門人,阿瑪一定會替他掩飾的?!?p> “這事兒牽扯到你們哪個叔伯?”
“孫兒不知,孫兒與弟弟沒有再追查下去。孫兒贊成弟弟的做法,弟弟說王子犯法就該與庶民同罪,是誰都不要緊。額娘也時常教導我們,越是權貴者,越要以仁德自居,以百姓自責。”
“好!很好!這件事兒朕一定給你們兄弟二人一個交待!李德全,傳張廷玉。”
?。ň咆惱崭?p> 九爺在府上發(fā)了一頓大火,甚至甩了來勸的九福晉兩巴掌,還驚動八爺。老九不理,隨手又抓了個東西往一旁砸去,九福晉嚇到猛叫,八福晉與八爺交換個眼神,先帶九福晉離開,又喚人收拾,八爺也勸著九爺,九爺提步就往書房走。
書房坐定后,伺候的人上了茶,八爺邊品邊說:“我聽說,皇阿瑪?shù)昧吮菊圩樱险鄣娜瞬槌鏊拇ㄅc福建的暗賬。四川乃天府之國,物產(chǎn)富饒,糧倉充沛,但四川總督富勒渾每年假充實糧倉為名,扣下米糧,再將其運往米糧難產(chǎn)的福建,換取茶葉,又將茶葉轉(zhuǎn)賣給洋人,其所得全數(shù)私吞。這個富勒渾,可是你的門人?”
“富勒渾不只我的門人,這主意是我給他出的!這筆生意我有五分賬?。『撸?!”老九一拳打在桌上,氣得他再說不出話來。
“原來如此。皇阿瑪已將涉案的洋人驅(qū)逐出境,富勒渾與四川、福建兩省涉案的官員們也革職拿問,押解進京,九弟可有危險?”
“不至于,富勒渾不會把我供出去,但上折之人可恨,我饒不了他們??!”
“我也奇怪,上折之人是誰?竟有本事查出你的暗賬?!?p> 老九不語,只是忿忿比了個四,才道:“那兩個崽子!!他媽的!!”
昭昭到底怎么查出來的?其實沒有很難,他只是發(fā)現(xiàn)天府之國的四川不該缺糧,不必年年充實糧倉,于是研究起四川地理,搞清楚四川米糧產(chǎn)量后,再扣掉糧倉之用,剩余應該全數(shù)上京才對,但遠遠不夠。
正好,福建官茶也是同理,昭昭心算了福建每年的產(chǎn)茶量與上貢量及到京量,理應上貢數(shù)量與真正到京量也有差異,巧的是,四川米糧的差異若轉(zhuǎn)換成市價,正好是福建茶量的差異轉(zhuǎn)換成市價,昭昭于是認定四川的米一定跑到福建去了,而福建的茶一定跑到四川來了。
昭昭于是同弘歷講,要弘歷替他寫折子,弘歷原先要與胤禛講,可昭昭上貢的東西都能出問題,這么些年來戶部豈能不察?若真不察,那戶部辦事的笨,與他們阿瑪講了也沒用;若故意放水,表示他們阿瑪有難言之隱,那換他們兩個孩子來說,再公正不過。
戶部到底知不知道?康熙下令徹查了,戶部是真的不曉得,一方面老九很謹慎,每回扣下的茶與米都不多,另一方面,誰像昭昭這么敏感,看兩眼就曉得四川的賬與福建的賬能兜攏在一塊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