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件事,總歸是要想到最壞的結(jié)果。
事物是動態(tài)發(fā)展的,不能抱著固有觀念去看待變化著的世界。
凡過去種種,皆為過往。不必再想,不必再念。把握當下。
奇怪,我怎么沒想到自己寫家長同意書,還要我媽寫不來,叫我爸寫,我爸說讓直接自己寫好上傳。
思維的誤區(qū),家長申請書一定是家長寫嗎?
很多時候所謂的套路就是步一步的將你引入你一開始根本不可能想象的事情。
很多人稱之為一步步的滑入深淵。
雖然說也沒錯。但其實根本的原因就是一開始沒有想到最壞的結(jié)局,然后一步一步之下,哪怕在這個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的端倪,但是因為已投入的機會成本和可能實現(xiàn)的和帶來的收益,他選擇了遺忘。
于是就這樣走向了一個一開始根本不會想到的事,如果他知道結(jié)局如此,我想肯定不會。
一個人做任何事情,我都認為應(yīng)該理清楚這件事的邏輯和本質(zhì)。
這樣或許才能成為一個清醒的人,然而這樣的人真的太少了,無論在哪個時代。
當斷就斷,需要的魄力真的太大了,因為本身就存在無數(shù)的信息,而且這個信息每分每秒都在變化,很難以判斷和決擇。
而且他需要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評估所有的已知的,能找到的選項進行排序,最終選擇最優(yōu)解,這個過程對他來說也是一個極大的考驗。
有些東西放在那里僅僅是時間的流逝都可能意味著選擇的減少和機會成本的增加。
猛虎眼下無溝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