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宣城。
南宣城的秋天雖然不若北平的冬秋天那般黃葉凋零,卻也不泛寒涼。
晨間的第一縷日光隨著微風(fēng)灑在城中的長街小巷,將一整夜的風(fēng)霜雨露吹散在霧靄中,為這寒氣蕭瑟的小城帶來些許暖意。
長街早市的叫賣聲不絕于耳的傳入空氣中,行人的腳步、孩童的嬉戲、熙疏的自行車來往穿梭的聲音…還有棗糕、豆花、糖葫蘆等各種攤邊小食的味道,它們混雜在一起,霧氣徘徊其中,為小城添了幾分樸實自然的煙火氣息。
宋曉芳自懂事起,便是隨著這南宣城一起長大的。
她和城中的鄰家女孩一樣,每一天挎著小書包在弄堂街巷與同學(xué)嬉戲,一起舉著糖葫蘆在街市閑逛。她時不時也會買些水粉胭脂涂抹,嘗試些針繡美裝,如名門閨秀一般。
但宋曉芳不是固步自封的,她深受在北平城書香門第的影響,是城中為數(shù)不多的,最喜歡讀書的女子之一。學(xué)堂的圖書室、街巷的書攤,是她最常去的地方。對她來說,更多的依舊是她的書中的世界。
這也多虧了宋禮仁夫婦一直保護著這唯一的女兒,所以她很少跟三教九流打交道。她眼里的世界,是曹雪芹筆下的《紅樓夢》,是莎士比亞筆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是夏洛蒂的《簡愛》。
宋曉芳這樣的妙齡少女,與城里那些喜歡涂脂抹粉、談衣論妝的名媛小姐相比,便顯得有幾分格格不入了。但她不在意,她在乎的,是她的理想與追求,是她從書中讀到的粉墨世界,是對女性自由的追逐與向往,是感動于書中每一段浪漫或現(xiàn)實故事。
而今日的她,準備做一件男兒也未必可以完成的事業(yè),就是追隨陳獨秀的腳步,為新一代青年傳播新的思想與文化。
…
秋,霜降。萬物畢成,畢入于戌,陽下入地,陰氣始凝。
新思學(xué)堂內(nèi)一如既往的下課鈴聲響起,教室內(nèi)的同學(xué)們一擁而散,不一會兒,教室里就剩下葉子暉和他叔叔等人。
葉子暉揚起嘴角,玩笑地問了句,“叔叔,深秋賀歲,今日是叔母生辰,你至今孑然一身,準備如何紀念?”
葉老搖頭,半闔的雙眸微張,
“難不成…你這就知道畫畫的腦袋開了竅,準備請先生吃飯?”
“啊,我怕先生刁鉆古怪,難填爾胃?!比~子暉做了個鬼臉。
“哈,你這小子!”說著,他拿起一藤條,直追打于他。
葉子暉連忙跑出教室。
…
宋曉芳下課后沒有離開學(xué)堂。她一個人獨坐在圖書室查找文獻,思踱著如何將報社辦起來。
她安靜地拿出一本書,在桌上看著。午后的空氣里盡是困倦與疲憊,她一邊看看書,不一會兒,眼皮上下不自禁地打顫,竟沉沉睡了去。
隔了會兒時間,她抬起頭揉一揉眼睛,打了個哈欠,起身定睛四下望去,卻見葉子暉正坐在她旁邊,看著她半掩著面龐休息,不忍打擾,手中的筆在紙上涂抹。
“啊,葉子暉!你!你!你畫的什么?”她搶過去,看見畫中女子秀麗脫俗,半倚書桌睡在紙上,容貌像極了宋曉芳。
“葉子暉,你竟然偷偷畫我!”宋曉芳搶過畫,凝脂的肌膚透出紅暈。
“窈窕佳人,這酣睡之姿也如此嫻靜婉約,小生豈能錯過?”葉子暉又露出頑皮的神色。
“哎,沒想到,咱們的葉畫家吹噓拍馬之功也是一流啊?!彼螘苑佳谧熘毙Α?p> “古人愿在花下死,做鬼也風(fēng)流。我這不鬼不風(fēng)流,卻也甘愿為花兒而活,做一名最貼心的護花使者?!?p> 葉子暉的風(fēng)趣幽默,直把宋曉芳逗得咯咯直笑,一顆芳心更落在子暉身上,舍不得離去。
這時,巧月跑進來,
“芳兒,一猜你就在這里??勺屛液谜摇!?p> 她走上前去,看見畫卷,心底忽有些酸澀,她與芳兒一樣,一直暗暗喜歡葉子暉,但巧月本是個爽朗的姑娘,她熱情灑脫,與芳兒姐妹情深,對葉子暉的情愫反而不如芳兒那般遮遮掩掩,她故意開玩笑,
“子暉,你居然偷偷給曉芳畫像!我不管,我也要一份!”
芳兒輕輕拽了巧月一下,“哎呀,巧月,這醋你也吃得?”
兩個女孩偷偷輕笑,這時,葉子暉將畫遞給芳兒,“這話正配得一句詩,蘭花枕石階,美人輕臥榻?!?p> 曉芳面色一羞,淺唇低吟,“卻道相逢處,最盼共秋月。”(詩為作者原創(chuàng))
這詩接的也免不了有些深意,葉子暉一愣。他雖然與芳兒走得近,又常常打趣,但更多的是學(xué)堂內(nèi)滋生的友情,與對青梅之約的親近。
身為閨蜜的巧月見氣氛有些尷尬,趕緊岔開話題,說道,
“芳兒,你這報社大主編,就別再這兒賣弄文采了。我們還是談?wù)剤笊绲氖掳桑?!?p> “是啊,芳兒,這報社你想好怎么做了嗎?”
宋曉芳手托下巴,巧盼靈珠,蹙眉長思,
“咱這城里有個印刷廠,跟我爹的錢莊合作,報紙的印刷倒不成問題。但咱們的報社要定個方向,主要是幫城里開闊眼界,宣揚新思想新文化,為這場新思潮運動出些力量!”
“那我就負責(zé)版式的設(shè)計和畫面,看來我的筆又可以派上用場了!”葉子暉將手中的筆拋向空中,又兩指接住,俏皮地眨了眨眼睛。
“以前在北平城就見過,洋人有可以拍照的相機,我哥總接觸些西洋玩意,回頭我問問他,看看能不能搞來個相機!”
芳兒開心撫掌。
巧月挽著芳兒的胳膊,
“芳兒,你才學(xué)絕艷,給我們的報社起個名吧?!?p> “呃…既然陳先生開創(chuàng)了《新青年》,我們的報刊就叫《南宣青年》吧?!?p> 巧月鼓掌,“好啊,就讓這新的文化思潮灑在南宣城的每一個角落!”
巧月的聲音在學(xué)堂久久回蕩,伴隨幾個年輕人的笑聲,溶解在空氣中,將一介女子對新思潮的追尋,執(zhí)著地蔓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