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年節(jié)匆匆而過,官員們又回歸日常的工作中。蘇軾以為年前彈劾風波終于平息,總算可以安靜地處理日常公事,不理閑事。沒想到,正月初八,王巖叟又上書彈劾他。朝中再掀波瀾,眾人對此議論紛紛。
初九,右正言王覿上書啟奏:“臣竊聞左司諫朱公掞說學士院策題輕議仁宗、神宗,認為二帝不可效法。朝廷本要治翰林學士蘇子瞻的罪,結果旨意剛到尚書省又被收回。此事是非曲直久而不決,臣不敢默不作聲,所以想給官家、太皇太后論說一下。
學士最初被治罪,說明朝廷覺得學士有罪;然后旨意又不下發(fā)了,說明朝廷又覺得學士無罪。如果學士有罪,那么朝中大臣們會覺得朱公掞之言是對的;如果學士無罪,那么大臣們又會覺得朱公掞之言不對。如今朝中諸臣眾說紛紜,有人覺得學士有罪,有人覺得他無罪,不知官家、太皇太后意下如何?臣希望官家、太皇太后拿來學士所撰寫的策題詳細審查察一番,孰是孰非立馬能看出。
學士出題有罪無罪是小事,使官員有朋黨之名是大患。小人欲陷害君子,必給其安插朋黨罪名,然后君子可以盡數被除去,而小人得志。如今朝廷清正廉明,賢能之人眾多,不可因小事生大患,此事官家、太皇太后應當謹慎對待。
臣竊聞朱公掞之所以議論策題,是因蘇子瞻與朱公掞之師程正叔有嫌隙而報仇;呂元鈞說朱公掞公報私仇,又有人說因為呂元鈞與蘇子瞻同是蜀人才這么說朱公掞。兩方此舉皆不避嫌,官家、太皇太后如果對此事置而不問,只是詳察策題的是與非,不管有罪無罪,專論蘇子瞻,則朋黨之名就不復存在。如果因兩方不避嫌而形成朋黨之名,絕非朝廷美事。所以臣希望官家、太皇太后還是對此事有個決斷。”
十一日,王覿見朝廷沒反應,繼續(xù)上書。
十二日,太皇太后本想著過了年這事就算了,結果這幾天連收三封奏章,甚為煩躁,于是下詔:傅堯俞、王巖叟、朱光庭因為蘇軾撰寫的考試策題不恰當,多次上書,經過一番審閱研究,蘇軾并沒有譏諷祖宗,只是說有的官員奉行有過。宰相們召見這三人并當面告知,讓他們以后不準再彈劾啟奏!
十三日,傅堯俞、王巖叟、朱光庭三人來到都堂,呂公著、韓維、呂大防、李清臣、劉摯五位宰相當著三人得到面宣布太皇太后懿旨。三人面面相覷,朱光庭對呂公著道:“蘇子瞻有過失,吾等不敢奉詔?!?p> 十四日,三人又各自上書彈劾蘇軾。
傍晚。
蘇軾離開學士院,漫步于御街之上。此時華燈初上,街頭巷尾洋溢著節(jié)日的氣氛。明日便是一年一度的上元節(jié),本是喜慶的日子,然而蘇軾被人彈劾了一個月,心情煩躁到了極點,周圍的喧囂顯得格外刺耳。
蘇軾來到經常光顧的酒店買了幾壇好酒,并讓店家等會兒送到家里,想著明天邀朋友、學生們來家中小聚,緩解下最近煩躁的心情。買好酒后,他繼續(xù)游走在車水馬龍之間,前方一個熟悉的身影映入眼簾。他注視許久,確認此人正是太學錄李格非。李格非久仰蘇軾大名,在蘇軾被貶黃州時曾前去拜訪,蘇軾稱贊其詩絕佳。
蘇軾對李格非喊道:“文叔!”
李格非正抱著年幼的女兒在街上閑逛,忽聞有人呼喚自己,駐足查看,只見不遠處蘇軾正朝自己揮手,快步上前,道:“蘇學士獨自逛街嗎?”
蘇軾道:“明晚想邀朋友來家中小聚,就去酒店買了些酒。你若有空,明日一起啊!”
李格非開心道:“有空,我明日定去府上拜訪!”
蘇軾看了眼坐于李格非臂彎上年約三四歲的小女孩,道,“這位是令愛?”
李格非笑道:“小女清照?!?p> 蘇軾道:“清照……李清照……好名字?!?p> 李清照打量著蘇軾,回想著剛才父親提到的“蘇學士”,用稚嫩的聲音問道:“你就是爹爹經常提及的學富五車的蘇學士嗎?”
蘇軾笑道:“你爹爹經常提及我呀?!?p> 李清照點點頭,道:“對呀,我讀書的時候常聽爹爹夸贊你呢?!?p> 蘇軾驚奇道:“這么小就開始讀書了?!被叵胱约哼@個年歲也開始讀書,不由感慨道,“此女前途不可限量??!”
兩人閑聊許久,各自離去。
正月十五。
上元節(jié)。
蘇宅。
蘇轍一大早就帶領全家來到蘇軾家,兩家人齊聚一堂,共度佳節(jié)。
下午,蘇軾的學生黃庭堅、張耒、晁補之、秦觀,以及這次官職考試新任的學生廖正一、李昭玘先后來到家中。五人如今都在館閣供職,又同是蘇軾的學生,可謂有緣至極。一群人閑聊著,等候其他客人前來。沒多久,翰林學士知制誥李之儀、左諫議大夫鮮于侁、昔日的駙馬王詵以及米芾、李公麟等重回汴京的朋友們陸續(xù)抵達,只有王鞏因兩個月前被貶揚州無法赴宴。
當年受蘇軾詩案連累的人當中就數王鞏的處罰最重,被貶到嶺南荒蠻之地的賓州。然而王鞏并未因此記恨蘇軾,兩人這些年書信往來不覺。
去年年初王鞏回京,蘇軾時常與其相聚。一次與王鞏相聚的時候,蘇軾對陪伴王鞏度過艱難歲月的侍妾宇文柔奴道:“廣南風土應該很不好吧?”宇文柔奴滿含愛意地看了眼王鞏,道:“此心安處,便是吾鄉(xiāng)?!?p> 蘇軾對宇文柔奴重情重義敬佩不已,當即寫詞贈之: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自作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萬里歸來年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
好景不長,去年十月王鞏因為上書談論宗室疏遠者不應當稱皇伯、皇叔,而被臺諫官們彈劾其離間宗室,遂貶為揚州通判。蘇軾也因王鞏之事被人彈劾,好在朝廷并未因此事牽連他。
王鞏此時已離京,無緣參加聚會,令蘇軾頗感遺憾。